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

心靈宇宙(Mental Universe)

上醫醫國_篇七[其他]信054

- 豐言豐語 

【前言】
相較於朱隸文教授認為生物現象終究可用物理解釋,Dr. Henry則認為宇宙是心靈的而非物質的,物理並不足以解釋整個心靈宇宙。不管將來物理能否解釋「知覺」這類生物現象,心靈似乎是宇宙中不可忽略的部份。

暑假中,前往台大聆聽朱隸文教授的演講,他的講題是「一個物理學家踏入生物學的歷程」。教授原本從事原子物理的研究,在成功地以雷射操控單一原子之後,進一步以同樣的方法操控單一分子,他選取的分子就是DNA;由操控單一DNA分子,了解到DNA此一聚合物的特性;經由對DNA分子基本性質的研究,教授也就此踏入生物學的領域。

演講之後的發問時間,筆者提問:「是否終究有一天,所有的生物現象都可以用物理定律來解釋?」教授花了5分鐘回答這個問題,可以看出他是邊回答邊思考。他的回答是:「在幾年後,像基因表現這樣的東西,應該可以用物理來解釋,但是像『知覺』這種生物現象能否用物理來解釋,就有所保留」,不過他的意思似乎是,生物現象終究可以用物理來解釋。

回家後,偶然翻閱《Nature》,看到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物理暨天文學系教授Richard Conn Henry,提出一篇觀念性的文章─〈心靈宇宙〉;以下是他的觀點─

生命的意義何在?千百年來,人對這個問題苦苦思索,在不得其解之際,宗教成為人們尋求答案的對象,但是近幾百年,在解釋生命意義方面,物理也參上一腳。

首先,伽利略的「地動說」,讓世人相信了不可能相信的事實(believe the unbelievable)─。我們在地球上的人,看著太陽、月亮、星辰起起落落,直覺是地球不動而星球在動,要說地球繞日實在是違反直覺(counterintuitive);但是伽利略讓人類相信了違反直覺的「地動說」。

繼而,牛頓的萬有引力,讓人類對宇宙及生命本質的瞭解更加深入。1925年,量力子學的發現,則解決了宇宙本質的難題。但是,近代物理學家卻不能像伽利略的「地動說」一樣,再次讓世人相信不可信的事─宇宙是心靈層次(Universe is mental)

早在西元前二千年,畢達科拉斯就說「所有的事物都是數字(Number is all things)」;數字就是心靈層次,而非機械層次(Numbers are mental, not mechanical)。而牛頓將光線稱為粒子(particle),然他自己也說這個觀念雖是有效的,但非真實。

James Jeans爵士曾說:「當代的知識洪流引領世人認知一個非機械性的現實(non mechanical reality)。整個宇宙看起來像個宏大的思考(great thought)而不像個巨大的機器(great machine)。心靈不再是物質世界的不速之客,我們應該將心靈稱為物質世界的創造者及統御者(creator & governor)」。

Michael Frays在他推廣量力子學的劇本〈Copenhagen〉中,藉著Niles Bohrs的口說:「我們發現,宇宙只有經由人類腦子中的瞭解與認知而存在」。而John Marburger,布希總統的科學顧問,在討論〈Copenhagen〉一劇時說:「依〈Copenhagen〉中的看法,物質的本質既非粒子也非波動」;Marburger提及基本的東西(underlying stuff)的字眼,來稱呼事物的本質,他說,在基本的東西中根本沒有波動,波動只是偵測器開開關關的空間形態,由於人類習慣性地把個別的事物稱之為「粒子」,偵測器開開關關的聲響(detector click),使人類將之冠上「粒子」的名稱。

然而,要講求實事求是的現代物理學家,接受萬物的基礎是心靈,實在十分困難。物理學家於是採取了一種不一致(decoherence)的態度,堅持「只要物理環境存在,就可以創造現實,不需要人的心靈」;但物理學上“Renninger type”的實驗﹝見註1﹞,卻推翻了這種說法。

在十世紀時,Ibn al-Haytham認為光來自一個源頭,進入眼睛,而被感受。以量子力學的觀點來看,這種說法並不正確,但卻是大多數人包括物理學家的認知。要面對宇宙,我們必需放棄這種觀點。世界是量子力學的,我們必需學習把世界當成如是看待。人類能夠正確看待宇宙的好處之一是:由發現宇宙之心靈屬性所衍生的歡愉。我們不知這心靈性宇宙的真正意涵,但了不起的是這是真實的。在認知這點之後,物理就無法幫助你對宇宙的想像,你可以沈浸於唯我論,擴大成自然神論或任何你可以自圓其說的說法,但別再求助於物理。

最後,Henry教授的結論是─宇宙是非物質的,是屬於心靈與精神的,Live & enjoy

相較於朱隸文教授認為生物現象終究可以用物理來解釋,同為物理學者的Dr. Henry則認為宇宙是心靈的,而非物質的,宇宙看起來像個宏大的思想,而不像個巨大的機器,所以他認為物理並不足以解釋整個心靈宇宙。這兩位物理學者的說法似乎有所同,有所不同,不過不管將來物理能否解釋「知覺」這類生物現象,心靈似乎都必是宇宙中不可忽略的部份。

 參考文獻:Richard Conn Henry:Mental Universe〉,Nature436:29 (July 9 2005)
  1:“Renninger type experiment”:實驗的方式一定會影響所欲觀察對象,從而影響觀察結果;“Renninger type experiment”係指interaction- free之實驗方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